当前位置:首页 > 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 脱贫攻坚 > 正文

重庆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为10.13%

原标题:

多重政策保障

重庆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为10.13%

四月八日,璧山四面山村七孔子卫生院,村医正在给贫困患者(左)拿药。通讯员 谢捷 曾清龙 摄

四月八日,璧山四面山村七孔子卫生院,村医正在给贫困患者(左)拿药。通讯员 谢捷 曾清龙 摄

“多亏了大病救治政策,现在我都能下地走几步了。”4月14日上午,57岁的夏禹中坐在自家院坝里晒太阳。

夏禹中是我市多重医疗保障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去年底,家住璧山区大兴镇的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被送到璧山区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当时住了半个月的院,花了不少钱。”夏禹中说。

没想到出院时,通过大病医疗、健康扶贫基金报销、民政救助等,他只自付了5577.4元,不到总费用的10%。

“为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市建立健全了‘三保险’(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两救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两基金’(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的多重医疗保障体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袁礼文说,在市级保障的基础上,各区县也结合实际设立了救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费用负担。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自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来,累计有133.99万人次享受多重医疗保障政策,初步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

据袁礼文介绍,目前贫困区县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截至2月底,全市贫困人口住院个人自付比例为10.13%,慢病和重特大疾病门诊自付比例为12.52%,做到了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市还为全市贫困人口提供专属保险,为贫困患者每人每天补助100元。期间,我市还积极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通过电话、微信、App等方式开展随访,指导签约贫困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家庭消毒等,对行动不便的重点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对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贫困患者,定点医院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团队,指导其做好至少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及记录;对有发热症状的贫困群众首先由家庭医生进行有效排查,引导其到定点发热门诊就医,减少患者就医转诊的盲目性,尽力避免交叉感染。

(记者 李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