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庆土家族贫困户付仲芬在合作社帮助下发展特色种植 一朵朵银花换回“真金白银”

大年初一早上,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芒坝村。村民付仲芬家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大盆、大碗,里面盛着各种肉。

按土家族习俗,付仲芬和家人们在开饭前要祭拜先祖。“老祖公,老祖婆,过节了,请来家里吃个早饭。”付仲芬和丈夫朱进林带着5个孩子喃喃念着,“这两年种银花收入不错,今后日子越过越好,请你们吃的好肉、好菜也会越来越多!”

付仲芬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和丈夫育有5个孩子,公婆年纪大只能做点简单的农活。2007年,朱进林在打工时脊椎和胳膊骨折,不能再干重活,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了付仲芬一个人肩上。

2017年,付仲芬准备到福建厦门打工。临走前,她到村里办理身份证件,村主任白兴江详细了解了她出门的缘由,问她是否考虑就地发展产业增收。当天晚上,村里银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胜海便找到她:“现在村里正在种植银花,你先试试。如果能留在家里,钱也挣了,家里人也照顾了,多好!”

“银花那么一小朵一小朵的,能挣多少钱?”付仲芬有些疑虑,觉得种银花有三个问题心里没底,一是本钱,二是技术,三是销售。但得知政府可帮自己申请5万元无息贷款后,她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试一试,当年便种植了12亩银花,“买种苗的钱、买肥料的钱,都是政府帮我贷的款,不用付利息。”

付仲芬并不太懂种植技术,好在县、镇、村经常组织技术培训班,每次培训她都报名。“我没怎么读过书,不太会写笔记,只能把培训老师讲的都牢牢记在心里。”付仲芬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付仲芬的银花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28亩。对于一些实在不懂的技术难题,她就打电话给合作社,合作社会派技术员上门指导。去年雨水较多,银花种植园里出现了一种罕见的虫害。付仲芬求助合作社后,张胜海将遇到类似情况的花农叫到付仲芬家的银花地里,现场教学,大家很快学会了防治技术。

银花制成干花后,可入药。以前,付仲芬曾担心银花销售问题,没想到合作社就地建起加工厂,花农的银花不用出村就能销售,售价也比外来商贩开出的价格略高。

就这样,付仲芬之前关于种银花的三道心理上的“坎”,全部消除了。她决定认真钻研,来年种更多的银花。

因气候原因,去年并不是银花的丰收年,但付仲芬靠种银花仍收入了3万余元;村里为她安排了保洁的公益岗位,每年能收入1万元;丈夫被介绍去做技术工,收入近5万元。

家里条件逐渐好起来,付仲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除夕割一两斤肉就算是过个年。今年过年,她家猪、鸡、鸭、鱼各种肉,摆了满满一大桌。

(记者 罗芸)

(稿件原载于2021年02月14日《重庆日报》)

(  责任编辑:陈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