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助力抗疫促农 助战脱贫攻坚 > 工作动态 > 正文

石柱四个“聚焦”助力脱贫攻坚 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成伟 实习记者 吴嘉豪

9月24日,记者从重庆市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石柱专场上了解到,2019年4月,石柱县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近98%的良好成效,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19年底,全县累计实现85个贫困村、17229户623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图片1.png

如今的石柱,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广大干部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和国家。

 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

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介绍,石柱坚持统筹到村到乡到区域,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人居环境等专项行动,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55.4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749个,推动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条件的变化。实现行政村通畅率、通客车率“两个100%”,村村通硬化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

安全饮水的变化。成立县农村饮水管理协会并设立31个分会,实现“以建蓄水、以管护水、建管结合、长效运行”的良性循环,脱贫人口安全饮水达标率达100%,户户喝上了安全放心的水。

电力通讯的变化。实现行政村动力电、4G网络、光纤宽带 “三个全覆盖”,农户用电质量越来越多有保障,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搭上“电商快车”,开起了农产品销售“网店”,有的还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人居环境的变化。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院坝、改圈舍、改风貌、改习惯“六改”工程,实现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农村环境越来越美,居民习惯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00924181535.jpg

修正后的河滩(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核心指标筑底板

石柱坚持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研究制定“两不愁三保障”动态监测机制,深入实施两不愁、产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五大专项行动”,精准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全面解决突出问题特别是因疫情因灾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守住了“两不愁三保障”底线。

吃穿不再发愁。全县脱贫群众从“有吃有穿就行”转变为“吃得更健康、穿得更整洁”。在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中,所有受访脱贫群众均表示,“肉或豆制品想吃就吃,四季衣物应有尽有”。

义务教育更有保障。全县贫困学生教育资助覆盖率达100%,没有1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疫情期间,石柱还为贫困学生赠送560台智能手机,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基本医疗更加托底。资助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100%,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仅为9.97%,慢特病门诊自付比例10.03%。

居民住房更加安稳。危房改造12329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易地扶贫搬迁1854户,所有搬迁户均实现“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大半辈子独居在破旧木屋中的贫困户谭启宇,搬进新房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60多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聚焦特色产业铸长板

石柱学好“两山论”、走好“两化路”,依托优势,集中精力发展康养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

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发展以黄连、黄精、天麻为重点的中药材31.3万亩,以辣椒、莼菜、脆红李为重点的绿色果蔬30万亩,以中蜂、生猪为重点的生态养殖26.7万(群、头);鼓励贫困群众抓住康养旅游发展机遇,依托扶贫政策,发展黄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兴办农家乐1451家、乡村民宿54家;择优发展以绿特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引进培育1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如今,全县所有贫困村都有1—2个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

微信图片_20200924181645.jpg

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靓丽风景(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完善了利益连接链。积极开展华溪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创新构建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公司、N个合作经营项目市场主体架构,探索建立“三变”改革红利分享制度,拧紧了“企业+村集体+村民”利益链条;探索推行四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创新建立土地入股、订单帮扶、返承包等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户、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

拓宽了增收链。全县有978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增收,7100户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销售农产品,6000余户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10099户贫困户在经营主体带动下持续增收。

 聚焦精神扶贫树样板

石柱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深化抓党建促脱贫,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制,探索推广“贵和”“和美”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全县处处呈现出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的火热场面。

党员干部带着干。32名县领导既挂帅又出征,84个行业部门扫障碍破难题,33个乡镇(街道)干部和242个村(社区)干部敢担当善作为,959名驻乡驻村工作队员和4880名帮扶干部结穷亲办实事,共同书写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

其中,六塘乡六塘村扶贫专干王明香,舍小家为大家,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今,全村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然而她却在扶贫路上因车祸不幸殉职,把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

微信图片_20200924181745.jpg

农民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能人业主帮着干。全县组织了175家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431名致富能人传授扶贫的技术,既帮贫困群众“富口袋”,又帮贫困群众“富脑袋”。其中,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兰,带领10个贫困村、86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辣椒产业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贫困群众主动干。如今,“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石柱精神深入人心,“党的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向前跑”已成为普遍共识。

全县有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全部都参与到了产业发展和务工队伍当中,通过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其中,临溪镇旭光村五保户刘成元,身残志不残,依靠仅有的一只左手,积极发展生姜、脆红李等特色产业,加之农闲时就近务工,每年收入1万元以上,成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典型。

(  责任编辑:王成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