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助力抗疫促农 助战脱贫攻坚 > 重庆山货 > 正文

重庆璧山:两吨糖练手艺 一心只为糖画传承

小时候,在热闹的集市或广场,总能看见一位穿着青衣布褂的老艺人,放一旦木箱在身前,木箱上刻着十二生肖的转盘,这个小小转盘是童年的乐趣,也是好运的象征。

老艺人不紧不慢的燃起炉火熬一锅糖,糖香四溢引来一群孩子,他再将蜜糖浇在大理石板上,绘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最后插上竹签,便成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糖画,孩子们忍不住啧啧称奇,发出欢呼声,吃进嘴里的那一口香脆清甜至今难以忘记。

11

罗刚制作的糖画:十二生肖——龙(摄影:唐杰)

从小痴迷 与糖画结缘

35岁的糖画师傅罗刚就是那群为糖画着迷的孩子之一,他在5岁那年便与糖画结下不解之缘。那年,他从乡下到外婆家玩耍,路过重庆璧山老南街时,看见糖画师傅在石板上浇糖自如,甜腻的糖香飘散在空气中,他怎么也迈不开脚步,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想要尝尝晶莹剔透地糖画究竟是什么滋味,最终因为荷包没钱未能如愿,还因为过长时间的逗留,差一点和家人走丢。

“那大概就是我爱上糖画的启蒙。”罗刚说,如今他学习糖画已经20年有余,小学6年级转到璧山县城来读书,校门口有一个卖糖画的董师傅,他就经常把省吃俭用的零花钱拿去买糖画,时间长了,就和师傅熟识了。师傅看出他对糖画的喜爱,便在空闲时将这门手艺教授给了他。

因为董师傅要四处摆摊,就把罗刚介绍给居住在来凤的周师傅那里拜师学艺。当时罗刚一边读职高一边学糖画手艺,经过两年潜心学艺,他算是掌握了制作糖画的基本要领,这也成为他这辈子都想坚持的手艺。

22

罗刚制作的3D糖艺(摄影:罗刚)

远走他乡 两吨糖练习糖画

职高毕业,面临工作,如果像师傅一样在街头摆摊卖糖画,根本无法营生,他只好跟随一个老板辗转到新疆的一家酒店打工,值得庆幸的是,在酒店里他学会了雕刻和塑形等技术,这对他后来制作糖艺工艺奠定了基础。

“我不想师父教给我的这门手艺在我这里失传了,我必须好好把它传承下去。”怀着这个信念,等到生活稍微好转,罗刚就在新疆开了一家糖画工作室,一有空闲就练习糖画技艺。

糖画最难的一关就是熬糖,糖太稀不容易造型,糖熬过了就发黑没光泽,口感欠佳。“熬糖没有诀窍,全是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无论是原料、器皿、水质、火候都很重要。”罗刚说,到目前为止他至少熬掉了两吨糖,才能把握一个比较适当的度。糖熬好,浇糖也是一门学问,“提、拉、收”是基本手法,浇糖的过程中,一定要“快、准、稳”,做出来的各种图案才漂亮。

为了与时俱进,罗刚也从传统的糖画手艺渐渐地摸索出一套糖艺造型的本领,也就是时下流行的3D糖画。3D糖画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在“烤、吹、拉、压、刻、剪、塑形”一系列操作后,原本平平无奇的糖稀变成生动立体的小动物、小人,成了一件名副其实的工艺品,让人忍不住想要好好珍藏。罗刚告诉记者,这样的3D糖画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下,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33

罗刚在璧山区秀湖非遗小镇参加非遗活动(摄影:周丽)

回归故里 继续糖画传承

在风光秀丽、童真童趣的枫香湖儿童公园里,一个名叫《糖艺坊》的小店开在湖边的观鱼长廊上,这个店就是罗刚回到故乡传承糖画技艺的支点。在外漂泊多年,罗刚也很想念家乡璧山,想念那些儿时带他走进糖画世界的身影。于是他辞了新疆的工作,在湖山相依的儿童公园开了这个店,每当他制作糖画时,都有一群大小朋友前来围观。

罗刚说,他卖糖画根本就赚不了钱,只是想在制作的过程中,能够给更多的人展示这项传统手艺。前段时间他还带着糖画技艺参加了在秀湖水街举办的非遗活动,平时他也会到凤凰小学、北街小学等学校去给孩子们进行糖画兴趣培训。他说,现在懂做糖画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当看着孩子们热情地围着他时,他内心对糖画的传承又多了一份希望。

现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把自己9岁的儿子带在身边,让他能通过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爱上糖画制作,未来能成为下一代传承人。

(作者:李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