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 在行动 > 正文

重庆已出台120多个政策文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将同步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协同优化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为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重庆近年来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将怎样发力?

  4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2020年度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暨2020年度十佳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重庆已出台120多个政策文件,下一步,还将同步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协同优化。

  办事更省心

  超过97%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

  重庆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记者了解到,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重庆位居第五名。

  2020年11月,重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一道,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在央视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榜单中,重庆综合排名第五。其中创新环境排名第三,社会环境排名第二。

  成果背后,重庆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朱江介绍,近年来,为让企业办事少跑路,全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推动数百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并推动11个区县将区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经济发达镇。

  同时,重庆全面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川渝“跨省通办”,全市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办事更高效。目前,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7%,网上可办事项超过95%,各区县政务服务大厅“一窗综办”窗口和事项数量均超过80%,第一批95项川渝通办事项于去年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近年来,全市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登录填报即办即结。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实行“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将所有事项整合为1个环节办理,实现当场领证,办理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经营更舒心

  2020年全市为新增市场主体节约成本1.1亿元

  开业、办税等过去令企业头疼的“麻烦事”,在重庆也可“舒心办”。朱江介绍,我市开办企业已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材料一次提交,全流程“一日办结”。

  同时,我市向新开办企业一次性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税务UKey、员工社保卡等,全流程均免费办理。2020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0.53万户,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1.1亿元。办税方面,我市推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一表集成”,90%的一般纳税人在申报时“零录入”。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保障。《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予以规范,将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度高的经验做法进行固化。

  在司法领域,我市还成立了西部首个破产法庭,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的司法保障。

  总结经验

  加快出台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朱江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加快出台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同步探索成渝双城营商环境协同优化。

  同时,为保证政策落实落地,我市将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提升窗口服务人员水平。并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现的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予以重点督查。

  此外,我市还将营造浓厚改革氛围,持续推介营商政策,及时宣传报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和成效;强化改革举措解读,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推动政策应享尽享,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重庆日报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日报将充分发挥党报的引领作用和主流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优势,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下一步,重庆日报将发挥新型媒体智库集智聚力的优势,联合国内知名智库机构,市内高校专家等力量,谋划、策划、编制《2021重庆营商环境报告》,立项建设营商环境调研、监测体系,为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重庆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劲松建议,下一步要将案例成果上升为理论成果,将个性作法上升为普遍规律,形成一批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创新性作法,供各级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参考和借鉴学习。

(记者 申晓佳 实习生 谢轲)

(稿件原载于2021年04月15日《重庆日报》)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