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重庆相册 > 喜事 > 正文

重庆荣昌:金盆山“变形记”

“闺女,走!逛公园去!”

“要得!老公,我们又陪爸爸出去转一转。”

7月8日傍晚,刚吃过晚饭,广顺街道工农茶叶产业社区9社的李贵明,便又叫上女儿女婿,出门逛公园。逛公园是李贵明一家最近才养成的“习惯”。

新建成的金盆山矿山修复生态公园,就在李贵明家门口,出门即到。

“最近雨水多。草坪感觉比昨天又绿了点,才栽了没多久的树子也返青了。”李贵明一边走,一边感受着公园里的变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空气也比原来清新多了嘛!”

 

a2a133bfb46047d788bad97775908438

李贵明(中)与女儿女婿在家门口逛公园。摄影:张成杰

曾经:金盆山变矸石山

77岁的李贵明,从小就一直在金盆山生活,亲身经历了这里的变化。

“以前我们这一片,山前是农田,山后是果树,到处都绿油油的。”回忆起过往,李贵明打开了话匣子,“后来附近的几家煤矿开始往这里堆煤矸石,年复一年地堆。堆得最高的时候,走到山脚看山顶,帽子都会掉下来。”

李贵明说,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金盆山的名字渐渐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名字——矸石山。

“那个时候,一推开门,不是裸露的红砂石,就是黑黢黢的矸石山。”李贵明一脸苦笑,“哪里还有多少绿色哦。”

 

2

整治前的金盆山。摄影:唐良泽

过往:矸石山变粉尘山

“哪晓得后来这里不堆煤矸石了,又变成砖厂和石粉厂的地盘了。”李贵明的女儿李学敏,接过了父亲的话。

李学敏说,大约从上世纪末,她家附近开始逐渐兴办起了一些以煤矸石为原材料的砖厂和石粉厂。“最多的时候有十多家这样的厂,我们现在所处的草坪这个位置,曾经就有两个石粉厂。”李学敏说。

砖厂和石粉厂的兴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黑烟弥漫、粉尘漫天。“那个时候,我们附近的老百姓平时根本不敢开门开窗。那个味道啊……呛人!”李学敏回忆道,“连晾衣服都只能在房子里面阴干,不敢拿到院坝里去晒。否则上面全部是灰,洗了也白洗。”

如今,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问题在今年得到了彻底解决。

 

3

7月8日,整治后的金盆山(局部)。摄影:张成杰

现在:金盆山又变绿水青山

一只白鹭,从李贵明头上飞过,落在了山下种满水生植物的池塘里。

“我们这里好久都没看到白鹭飞来了。”李贵明轻抚着已经存活的树苗,向女儿女婿说道,“现在好了,我们金盆山又变回绿水青山了。”

他们脚下,就是曾经的矸石山——如今,已种满树苗、新建起登山便道。

今年5月,荣昌区启动金盆山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中核心区生态环境修复面积125亩。石粉企业关停、固土护坡、种植树木草皮、栽种水生植物……16项整治任务紧锣密鼓推开。6月底,金盆山,以一个山明水秀的城市公园的身份,重新亮相。

与此同时,针对金盆山附近群众住房外观陈旧、院坝破损等问题,广顺街道也同步进行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帮助群众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硬化院坝、修葺花台,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爸爸,你看现在上山的公路修好了,家门口又是公园。”女婿刘作洪向李贵明说道,“我和学敏商量了一下,我们也不想再到外面去打工了,将来就在家里开个农家乐,你看行不行?”

“行,当然行啰!”李贵明对女儿女婿说道,“我们年纪也大了,你们长期在外面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我们房子背后的那片花椒地,到时候再散养些土鸡。”

“这里环境好了,交通方便,客人肯定喜欢。”

“我们也可以吃‘生态饭’啰!”

 

4

在家门口的公园里合个影。摄影:张成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