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 > 正文

【强国征文·初中组】彭意超《渝之魂 国之魂》

观沙坪坝博物馆,品渝之桥梁,一颗奋斗的心就此种下。

川渝交界,正处山地,文化、建筑、人文别有特色。“辣”便是川渝人心中的魂,川剧便是川渝人共同的文化。

巴渝建筑,别具风采。人们发明了很早的树屋,略加改进,成了木屋。科技日益进步,根据地形,做成如今的吊脚楼。

吊脚楼依山环水而建,独具优势的地形,防蛇入楼,一排排屹立在江水之上,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众人眼球。入夜,橙红灯光依着楼,形成了柔和而严肃的美景。

走进博物馆大殿旁,只见两只石兽威严地立在门两侧,神情严肃。

在时光的流逝下,石兽显得有些老旧,但岁月仍没有磨走石兽的“忠”。记得以前读《河中石兽》,雨水冲走了石兽,寺僧们为寻回石兽,费九牛二虎之力,花好几年将其寻回。古时候,不管在谁家门前,总会有石兽立在门旁,石兽成了古人心中的“守护神”,也成了人们的“定心丸”。

走进门,只见一片片瓦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灰色配棕色,一排接着一排,很美。我走进一片瓦前,瓦上雕刻着一盆花瓶,瓶上种植着兰花,搭配着瓶旁的竹叶,远处还有一条小溪。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花瓶的谐音是“平”,而远处的溪水是在水中,上边亦是岸上,岸谐音是“安”,寓“平安”之意。在古代没有足够发达的科技,人们寄托情感只能通过自己房屋上的门、瓦、柱、墙或是书法、诗词来抒发吧!

华夏文明延续五千年,在历朝历代更替演变中,生生不息,全靠人们之“魂”,不屈之“魂”。身为中华少年,记载着祖先一代又一代的“魂”,走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也会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虽然,也有过屈辱的历史,但我相信,不断成长的国愈勇愈强,民族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加。做好自己,让青春奋斗一把,便是为渝为国最好的贡献。

不负少年好时光,让奋斗之心生根、发芽!

(作者:重庆市宏帆八中初级中学 彭意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