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记者 > 我的作文 > 正文

【我的航天梦(初中组)】 走,去摘一颗星

文明开始于何处?是第一个人类对世界万物的咿咿呀呀还是第一颗火种的燃烧?我想,文明开始于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那是无尽深邃与无尽未知之地,星月照耀了我们对自身从何处来的神秘猜想,也指引着我们将往何处去的伟大理想。航天强国四个字背后,意味着我们的征途从来都是星辰大海。今天的中国人如毛主席所言,在“可上九天揽月”的摘星道路上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航天测控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朋友,随我们一同上路,去摘一颗星。

初见:2008年9月25日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七号圆满升空的消息划破云层传遍神州大地。那时我来这世界不久,一切都太新,新到用指指点点来表达我的好奇。我望着欣喜而泣的人们,还不太懂得遥远的天空魅力,是怎样让国人梦了上千年。

初识:2016年

在小学的学习中我们常常学到关于月亮的古诗,也因此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关于月亮的浪漫种子。从古至今,人们对月亮就有着美好的想象,有“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也有“我寄愁心与明月”的哀愁,更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理想愿景。文人雅士笔下的明月令人心向往之,是乡愁、是思恋、是洒脱、是童趣。“月”在我们的文化中,具有无限深厚的意义。月亮在我心中神秘而浪漫,带领我不断对此好奇,不断为此探索。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航天科技正在一步步为人类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月亮表面坑坑洼洼,毫无生气。可这让我对宇宙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月球在现实中实属不毛之地,可它是真实的,是理性的,也是浪漫的。我们因为科技发展得以窥见宇宙的奥秘,这代表着人类五千年文明的进步,科学对未知领域的突破。

从此我开始认识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

相知: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上九天,探广寒。2020年玉兔与嫦娥号先后登上月球。刚收到这个消息,我突然想起小学课本上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月球的全貌得以浮现,我们看到的,学到的,就不再是白玉盘这么简单了,而是一颗凹凸不平的星球。

相梦:2021年

七年级下册在语文课本上中国登上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让我了解到不一样的飞行之旅,那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从这片大地升空的时刻。在此之前我只浅显了解,从那一次的学习中,从杨利伟的笔下,我以一名航天员的视角体会他首飞的激动心情和曲折的航行经历。那是中国载人飞船的第一次发射,无数人民的热切期待,伴随着杨利伟冲向太空,可星辰宇宙的旅途中,坎坷与危险悄然四起。“我以为我要牺牲了。”在神舟五号升空到20多公里的高空时,火箭和飞船剧烈抖动,形成了共振。杨利伟也遭受到共振的影响,他写着“我的五脏六腑都快要被震碎了。”26秒在死亡尽头向他眨了一下眼睛!在终于要实现千年飞天梦的开端,他以坚毅挺过了26秒低频共振的考验。

在那以后我又了解到神舟七号的故事。在一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的背后,多少的艰辛苦难,不得而知。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刘博明和景海鹏的身上,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出舱行走。当时却遇到舱门无法打开的险情,他们果断迅速改变出舱程序,先展示五星红旗。“我们已做好牺牲准备,就是要展示五星红旗证明我们来过!”

我深切体会到了航天梦的一次次实现都是一次次豪赌,以航天人的生命为代价去赌全中国航天科技与人类宇宙探索的发展和进步。他们永远坚定信念,心怀赤忱,为助力航天事业,他们无坚不摧,无所不能。带着那一抹中国红,涂绘浩瀚星河宇宙。向历代中国航天人致敬,是他们耗尽毕生心血,不惜牺牲性命只为告诉人类星星的秘密。

就是在这一年“祝融号”登上了火星,迈出了火星之旅的步伐,缓缓踏上红色的大陆。我们不断进军宇宙,不断想象和探索。

再回首:2022年

我查询了大量的中国航天史火箭发射的视频。黄沙四起、轰雷炮响、紫烟红焰,冲破云霄入苍穹。从一开始的像素朦胧到现在的画质清晰,时过境迁,中国人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国航天梦从未止步不前。回望这一路,六十余年,风雨兼程。在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次的失败;在无上荣光的背后,又有多少为之付出的科研工作者的不眠日夜。有人负重三十年,有人雀入樊笼,有人在黑暗中走了很久很久,好在世间总有星辰开道,所以荆天棘地,也不枉此行。

一次次振奋人心的成功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重大成就,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汗水和智慧,展示着先进科学技术,自强自立的坚决和勇气。

而我辈青年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从中国航天事业中学到什么呢?正如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所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不也是我们的航天梦能一点点实现的原因吗。我们站上了祖先们想都不敢想的月亮,翱翔在他们梦里才能到的了的太空。我们要敢于畅想未来,并为之不懈努力。老将不死,薪火相传。我们顺着前人的方向,照亮一片全新的天地,开拓一片未知的银河。

还记得年少时的科幻画,我们常画的就是在宇宙中的飞船,在不同星球上的奇幻事物。我们在宇宙中漫步旅游,在水星、月球上居住,甚至在太空中的“轻轨”,各种交通“飞车”和 “飞碟”。看起来荒诞幼稚,天真无邪,天马行空而不切实际。可是,我们难道不会有这一天吗?当然会有的。现在的我们看夕阳黄昏,看火烧云在天边滚烫,看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未来的我们看银河星系,看广袤宇宙空间中的灿烂银火,撕裂时空与平行世界的他们重逢。我们可以开着车飞往太空,然后停在木星上,等一场钻石雨,再去看看世间最美好的玫瑰,星辰为泥,宇宙滋养。永不枯萎,永远静静盛放。然后去尝尝银河系到底是不是覆盆子和朗姆酒的味道。再然后回过头望望我们晶蓝的地球自转,白色的太阳四射光线。去旅行,漫游一场宇宙级别的浪漫。我们终会有这一天的,相信中国航天梦的不断发展,等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或者,由我们接过父辈的旗帜去创造一个答案。

2008年航天梦对我来说遥不可及,2022年的今天我知道,航天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为什么会因为每一次火箭顺利发射而激动不已,因为每一次飞船完美升空而热泪盈眶?因为我们身体里每一颗原子对宇宙命运般的归属与憧憬,因为我们相信宇宙中有一颗星星属于自己,因为我们坚信无垠的太空中有中国航天梦的一片天地。我们以渺小启程,终将抵达伟大!

走吧朋友,从渺小的平凡启程,去摘一颗星星。摘那颗属于我辈青年的星,这条道路的后方是亘古的梦想,而前方是我们的长征。平凡的我们,因为仰望星空,所以挥洒血泪去实现理想。摘星,是创造未来的开始!

(  作者:许家瑾   作者单位:重庆南开两江中学  )

(  责任编辑:项韵律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