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记者 > 往期活动 > 最美家乡河小记者作文大赛 > 正文

江思归客——鲜璧烨 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

指导教师:祝川丽

有人赞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人赞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有人赞钱塘江“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上来”。但依我看,在我心中永远流淌着的那条江,不及长江雄伟,不及黄河汹涌,也不及钱塘磅礴。她一年到头默默无闻的留着,那便是故乡的江---凤嘴江。

炎炎烈日下,江里的水几近干涸,但却豪不影响她的美丽。傍晚到江边走一走。那些原本在河里暗淡的石头露出半个头,将离未离的夕阳把他们照得五彩斑斓,好似成了宝石。江岸边的杨柳不甘于寂寞,把自己的身影也投入江中,一半辉煌,一半自然;一半绚烂,一半沉默。夏季傍晚独有的成群结队的鸟儿,使一切烦恼烟消云散。

在那梅雨季节,微微小雨落在平静的江面上,滴答滴答,激起阵阵涟漪。这江俨然一位老者,任由那调皮的小雨滴在它身上嬉闹着,它却依然缓缓流淌,慈祥地爱护着他们。江面涨潮。撑起一把小花伞,悠然路过江面,更是会被这千般柔情的江水折服。偶尔一朵浪花,一天小鱼都挑逗着人们的心弦,给与人们温暖和自由。

她的身上还有一种美,就在那龙济桥上。那是一座保留完好的古桥。《南川. 县志》记载:“清乾隆邑人冯鲁山杜建”。清代诗人徐作式慧眼识珠,作下“咏龙济桥”---南平西望路迢迢,发轫如经驷马桥。一道征尘连雁齿,四围山色衬虹腰。杠梁信有无穷泽,鳞爪何容著意描。自此云从占既济,归车犹听带江潮。几百年的洗礼,使这桥没了当年的风华正茂,苔藓满布,但我会永远遐想着桥下波光粼粼的美。

南川虽是小城,凤嘴江也不起眼,文化也是满地。东汉尹子为了改变被称做南蛮的家乡,跋涉千里,带回中原文化,加上南川人的人文思想,在凤嘴江边设管教书,开启了川黔一带的教育先河。南川文化在此滋长发扬。清光绪五年,南川县令黄际飞与举人徐大昌为了纪念尹子与他那凤嘴江边的文化,在他曾教书的地方建了一座尹子祠。气势磅礴,吸引了不少文人前来垂钓。如今,宁静的尹子祠,古老的龙济桥和安详的凤嘴江虽日落西山,但却合为一副与世隔绝的水墨丹青。

每次上学都会路过,我爱凤嘴江曾经的辉煌,我爱她现今的柔情;我爱依江而建的龙济桥,更爱源远流长的尹子祠。我的生命从此开始,我的思想依她而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