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民呼我为 惠民有感 > 正文

重庆市首例由政府监督实施的意定监护服务协议诞生

老龄化背景下,因孤寡等原因缺失监护的老人逐渐增多,怎样让他们老有所养?近日,我市首例由政府监督实施的意定监护服务协议诞生,这也是我市首次探索由政府出面“背书”、通过意定监护为老人余生“兜底”。

“还有五万的存折,这里有五万。”

81岁的廖大爷(化名)家住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已独居多年。由于没有监护人,老人生病住院甚至入住养老院,都存在诸多不便。为应对突发状况,这些年,他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现金和存款单。记者了解到,像廖大爷这样的无监护老人在石坪桥街道,就有400多位。他们步入高龄或因失能、失智导致民事行为能力减弱,正在或即将遭遇就医、照护以及去世后财产处理、殡葬等问题。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横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颖介绍,没有监护人给他们签字,他们的养老等就成了一个问题。

为帮助无监护老人走出养老窘境,石坪桥街道探索推出“善·养老”监护困境帮扶项目。具体而言,就是由石坪桥街道办事处作为监督方、街道慈善公益服务中心作为监护人,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与其签署意定监护协议,形成服务和监督的闭环。近日,廖大爷成为这一意定监护服务协议的首位签约人。

“善·养老”监护困境帮扶项目工作人员马奔透露,提供日常照护、医疗照护、财产管理,根据老人遗嘱、遗愿做他身后事宜的意定监护服务,特别是针对老人住院需求、手术需求,这些应急事宜的时候,他们可以作为监护人为老人提供意定监护的签字服务。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田晋介绍说:“(街道)承担的是监督人的职责,监督监护人按照协议落实对老年人的照护行为,监督重大开支的审核把关。有退出和终止机制,老年人如果对于服务感到不满意,随时可以终止和退出。”

“他们来当监护人,生病了他们来送我去医院,平时还要照顾我,我觉得要得。”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横街社区居民廖国峥(化名)说。

签约现场,两名公证员就养老安排、医疗服务、权益维护、遗赠遗嘱等合同内容逐条与老人沟通,确定他的真实意愿。后续,老人将由街道慈善公益服务中心代办手续,入住家附近的养老院,存款也将由中心进行管理,开展资金信托。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王友华表示,老龄化程度逐年上升,意定监护有着巨大应用潜力,未来可以在社区层面加强对意定监护的宣传引导,将意定监护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智加能化的监护服务。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卿一学 林红 特约记者 胡源)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