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脱贫攻坚答卷 > 正文

人穷志不短 奔向富裕路——铜梁大庙镇陈宗柱的发家致富故事

“场内的这些跑山鸡,都是我家的‘金疙瘩’。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不仅让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让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双鹅村4社宗柱家庭农场,陈宗柱正在给鸡群投食。看着欢快进食的跑山鸡群,这位不苟言谈的硬汉子脸上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陈宗柱从“一无所有”的建卡贫困户摇身变为“农场主”,他知福、惜福,更知恩、感恩。老陈常常告诫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感党恩,是党的好政策让他脱贫致了富。他将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越过越好。

现年53岁的陈宗柱,憨厚朴实、稳重可靠,就像他家屋后的大山。以前,陈宗柱全家5口人,妻子疾病缠身,一个继女、一对双胞胎儿子都在读书。虽然他一年四季在地里刨弄,但收入也仅够全家简单的糊口,日子过得十分困难。为增加家庭收入,陈宗柱抢着农闲时节到处去打短工,全家仍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着。

后来,继女成年,陈宗柱以为家庭经济会有所好转。然而,继女却远嫁他乡,且夫家并不富裕,还要照顾多病的公婆。雪上加霜的是,妻子病情加重,陈宗柱用去不少医疗费也没能挽回妻子的生命,只给他留下了一大笔债务和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又即将上高中了,需要一大笔费用。面对如此困境,陈宗柱一筹莫展。就在这时,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如春风一般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进了陈宗柱所在的小山村。村里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在精准识别中将他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向上级进行了申报。

获得批准后,陈宗柱家庭也享受到了精准扶贫的相关待遇。两个儿子免除了学费、享受了生活费补助,他则被区人力社保局安排在一家建筑公司工地上从事拉扎钢筋。

虽然家里经济情况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有了较大改善,但对于始终怀有创业梦想的陈宗柱来说,打工并不是他最想要的。经过反复思量和多方打探,他决定搞养殖。在区、镇、村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到了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建起了跑山鸡养殖场,买来鸡苗,开始走养殖致富的道路。

从此,陈宗柱开启了他人生的“逆袭”之路。他是一个刻苦钻研、认定目标就不放弃的人。刚开始时,由于不懂养殖技术,他便向邻近养鸡场和其他养殖户“取经”,通过电视自学养殖技术,并积极参加镇、村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虚心向镇里的农技人员请教。同时,还抽空在手机上学习新的养殖技术、了解肉鸡的市场行情信息。陈宗柱就这样把自己变成了养鸡能手。

“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让我们从贫困中站起来了。若要把‘穷帽子’摘得彻底,只能靠自力更生。”陈宗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陈宗柱一方面尽心尽力照顾好自家的跑山鸡,另一方面还利用空闲时间到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以增加家里的收入。看他如此勤劳肯干,村里便推荐他到公益性岗位上工作,管理辖区绿化、维护人居环境,每月能增加固定收入1800元。

这个公益性岗位,是区里针对全区“4050”(女40岁,男50岁)就业困难人员而设立的。因此,许多群众都需要这个岗位。当得知真实情况后,陈宗柱觉得,他可以做别的工作,不能占这个岗位,便主动将公益性岗位让了出来。他的举动,得到大家的称赞。

为了使自己的养殖路走得更远,陈宗柱申办了“家庭农场”,办理了营业执照。根据“家庭农场”相关政策,他获得了相应的银行贷款。他将利用这笔款项扩大养殖规模,再发展一些果蔬种植。

风雨过后见彩虹。如今,昔日的建卡贫困户早已脱贫,正大步走在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大儿子积极响应号召参军报效祖国,小儿子在刻苦攻读大学。不远的将来,他们也将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栋梁之才。

(  作者:赵呈荣   作者单位: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