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公平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让更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已经履职十多年,始终深入全国各地调研基础教育现状,提交了上百份议案与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
2024年,刘希娅结合在全国各地的深入调研,提交了1份议案和11份建议,内容涵盖提高教师教龄津贴、加强中小学招生制度专项督查、提升基础教育领域科学运用AI的能力、优化教师入口机制等多个方面。
遏制违规招生 还教育一个公平环境
“其他同学都已经提前‘上岸’了,我心里很着急。”
“小升初、初升高都要考奥数,不学不行啊!”
“有的成绩好的学生,才五年级就被XX中学‘掐’走了……”
调研过程中,刘希娅听到了许多学生、家长、老师的心声。“这些声音背后,折射出的是基础教育阶段违规招生问题的沉疴痼疾,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刘希娅告诉视界网记者,“过去在招生环节中,一些不当的方式导致违规掐尖、将狭隘的奥数竞赛或者补习班的考级证明来作为招生依据。孩子们在校园以外另外学一套,偏离我们教育方向和学习规律,超前超纲学习,这些问题都非常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希娅提出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专项督查的建议》,建议建立对违背招生制度现象的全民督导机制,开展对各地落实招生制度的专项督导,并加大对违规招生相关责任主体的惩处力度。“我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遏制违规招生行为,还教育一个公平的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态。”刘希娅说。
2024年3月22日,教育部部署开展了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这是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专项行动重点排查的内容,如“中小学是否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是否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口头承诺或签订录取承诺书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等,都是刘希娅在建议中强烈呼吁的。
2024年9月,教育部专门书面答复了刘希娅的建议,将从完善监督举报投诉机制,加强常态化监督工作,加大违规招生行为查处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刘希娅表示,“自去年11月25日起,重庆的招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暗箱操作的现象大为减少,招生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让孩子拥抱AI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里。一到课余时间,在阅览室、生活馆、小花园等地方,不少小学生都在利用人工智能(AI)辅助学习。这是谢家湾学校运用AI功能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探索。目前,全校一共配备有60余台AI智能设备。
“在AI时代的背景下不能够让孩子和AI绝缘,这个是要出问题的。”刘希娅告诉记者,“这学期,我们马上就要接入DeepSeek,接入豆包,包括文心一言,包括剪映,这些都有。所以孩子们也会同步掌握这些信息,日常学习在这些AI软件上面,既有获取的渠道,同时还是互动的平台。”
刘希娅表示,从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来看,AI素养是未来培育优秀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如何让孩子们正确接触和使用至关重要。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刘希娅建议提升基础教育领域科学运用AI的能力。2025年是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十三年,准备的建议中则提到了关于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项行动的内容。
在刘希娅看来,教育不能拘泥于固定模式,要把握好孩子们的个性特质和发展需求,这也是孩子们未来的重要竞争力。而应用AI技术创造的多样化学习新场景,则可以提供更多的窗口和渠道,让学生们实现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
2025年全国两会,刘希娅准备了16份建议,涉及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放宽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修订《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提高师生比等方面的内容。
“我要把更多教育一线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公平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刘希娅说道。